2013年-201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增速显然超过了GDP的增速,同时大量资本进入到旅游业,表明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态势。2018年4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总局联合挂牌成功,这样一个国家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顺应历史发展完成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承担了两个使命,一个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承担着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承担着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
郑州走文旅深度融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优势,郑州作为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已经奠定了,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7年获批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省政府通过郑州大都市区的规划(2018—2035),这样一个政策优势使郑州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焦点城市。二是人口优势,郑州人口现在是1000万,加上周边四个城市,人口超过三千万。专家预测如果到了15年以后,郑州应该达到2000万,这样人口红利会更加凸现。还有文化资源优势,大运河郑州段、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都是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近三年的郑州旅游增长情况也非常喜人,这也是支撑郑州发展文化旅游一个重要的数据支撑。
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郑州模式。一是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创新为灵魂,文旅融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在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应该始终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作为灵魂,以此来弘扬华夏文明,弘扬中原文化和中原人文精神,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二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选择代表性文化品牌和文化事项为着力点,选取与华夏历史文明密切相关的,在国内、国际成为知名旅游品牌和文旅项目作为着力点,如可以选取黄帝拜祖大典、古都文化、少林功夫等知名品牌,寻根问祖文化旅游、大河文化旅游等项目作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支撑点。四是以文化旅游+推动文化旅游多业态的融合,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康养业、体育健身等多领域融合。比如文化旅游+农业,将文化旅游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号召,形成农、文、旅融合的多重叠加效应。
文旅深度融合郑州模式的前景展望。走让文化旅游深深扎根在农业、旅游业、工业、体育、服务业多种业态中,为郑州经济发展插翅添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文化和自然生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中放飞自我。讲好郑州故事,实现华夏历史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讲好河南故事。让中原文化走向全国,讲好中国故事,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好中国的传统文化。
(郑州师范学院校长 孙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