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大都市的发展与都市圈建设 肖金成

城市群的一个内核应该是都市圈,都市圈的内核是大都市,这三个应该是一个耦合的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去谈一个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谈都市圈建设,对于都市圈和大都市就要进行一个分析。

都市圈就是以都市为核心,以其辐射半径画圆为之都市圈。因为都市圈肯定包含大都市,没有大都市,就不可能有都市圈,那么这个圈怎么画呢?应该说辐射半径。这个都市圈概念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日本人说它的都市圈是以通勤半径,但是中国和日本不一样,这个都市圈是城市圈的特殊形态,城市不管大小,都有一个圈,那么这个都市圈就是大都市,它意味着这个圈就很大,它的辐射力就不一样。我们说城市越大,辐射的范围就越大,一般以城市规模、空间距离、联系强度来综合计算。

都市圈形成的条件,首先有一个规模较大并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核心城市;二是具有较大的经济腹地;三是具备比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四是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五它不是行政区的简单叠加,而是经济区、社会区、生态区的综合集成。城镇化水平、经济区、辐射力、竞争力、影响力是决定都市圈大小的根本前提。

都市圈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大,都市也是由小到大的过程。我认为都市圈的一个理想场景是:现代服务业在核心城市集聚,制造业扩散至外围地区,核心城市依托外围地区获得持续繁荣,外围地区通过参与分工实现振兴;由于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分工,使得区域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多样化发展,建构区域内部合作的经济基础,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竞争。也就是未来一个都市和周边要形成一个互动关系,不要是一个零合游戏,不要是你大我小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同步的像众星拱月式的状态。

最早提出城市群规划的是河南,而且最早由省委省政府批准中原城市群规划的也是河南。当时按照河南的范围是9个城市,就是以郑州市为核心,城市群一定要有一个都市圈,有都市圈以后,必须得有一个大都市,怎么能成为大都市?大都市在都市圈当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这里也提了四条,也是对郑州的建议。第一个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作为一个大都市你就不能什么都干,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大都市的主导产业,在大都市的过程中,不能老是往外走,老是把城市范围扩得很快,占用大片土地,一定要把空间布局弄合理。通过发展变成规模大、产业层次高、辐射力强。同时防治大城市病,这是一个重要任务,很多城市就忘了这一条,一味地扩大规模。有一次我形容北京,北京是全世界最大的停车场,你从天上往下看,那车都没有动,虽然路很宽,但是速度很慢,不就是停车场吗?所以怎么防止?当然产业结构升级是一条,第二条要摒弃单中心摊大饼,不要向周边蔓延,所以要建立多中心组团式。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第四个是要打造“反磁力中心”,使得大都市框架格局慢慢出现,这个方面我们要未雨绸缪,一开始有要防止大城市病。然后大都市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领都市圈和城市群。所以我们提出以开封、许昌、新乡同城化发展,同城化发展怎么发展?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要用轨道交通把周边的城市联系起来。如何引领城市群发展,这也是郑州的使命。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土地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肖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