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从“1+6”拓展到“1+8”。“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规模体量与武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基本相当,通过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发展格局,力争“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培育发展郑州都市圈,谋篇布局河南新发展
培育发展郑州都市圈,是新形势下谋篇布局河南发展的大事。郑州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会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处于集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但郑州市域面积仅744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刚性约束与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适应国家中心城市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需求。郑州都市圈“扩容”,是为了更好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为此,要高起点编制规划,这亟需国家层面的支持。
(图源:河南日报)
培育发展郑州都市圈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如有利于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解决河南发展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统筹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也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郑州城市首位度,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龙头作用
以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来说。郑州近年来战略地位日益提升,但首位度(注: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称,对省域发展影响力大、引领带动力都不够。
如在经济首位度上,2020年,郑州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1.8%,在全国经济总量前9位的省份中,城市首位度仅居第6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倒数第6,中部倒数第1,分别低于西安、成都、武汉、长沙、合肥、杭州、太原;即便加上洛阳,全省经济前两城的经济总量合计,也仅占全省的31.1%,这一比重在9个经济大省中仅居第7位。
在人口首位度上,2020年郑州常住人口占全省的12.7%,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倒数第3,中部倒数第1,分别低于西安、成都、武汉、杭州、合肥、太原、长沙。
培育发展郑州都市圈,通过完善行政区划设置、柔性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一体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统筹布局重大生产力等,可以有效地弥补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郑州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再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例。河南城镇化率大体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河南要打好的“四张牌”之一。未来十五年河南全省将有70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超过2200万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迭代升级。未来一段时期内,河南城镇化进程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发展进入动力转换期,城镇化格局进入重塑优化期,城乡关系进入加速融合期。
(郑州CBD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亚猛/图)
通过培育发展郑州都市圈,积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将对河南整体发展,实现“两个确保”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喻新安∣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本文来源:顶端新闻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