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王海杰:郑州都市圈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路径

微信图片_20220331093719.jpg

郑州都市圈是全省投资、消费、出口和交通物流最发达的区域,应坚持国际化引领,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把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作为郑州都市圈亮丽名片,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在城市形态风貌、经济贸易、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民素质等方面的国际化,提升内陆开放高地能级。

一、构建国际科技创新网络
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郑州都市圈应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治理,引导国际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一是对接“走出去”合作载体。主动对接海外知名高校院所、优势企业、国际科技组织,建立跨国创新机构、企业研发中心,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加强与相关国家开展联合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打造“引进来”合作平台。发挥郑州都市圈人口与市场规模优势,虹吸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为我所用。要精准引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枢纽,吸引国内外先进成果到郑州都市圈开展技术贸易,加大国际化科技孵化平台、离岸创新中心等新型平台建设力度。
三是抢抓机遇补齐短板。抢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战略平台建设机遇,补齐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不充分、科技研发有效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国际经济合作参与不深等短板,着力在集聚高端要素、培育前沿产业、发展高端产业、扩大经济开放度上实现新突破。

二、构建开放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受“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本土化特征,但其相互影响彼此依赖的内在要求和趋势没有改变,当前正朝着更多元化、更具韧性化方向发展。郑州都市圈应在积极布局本土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一是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发挥郑州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围绕全球产业链协同,在郑州都市圈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千亿元的产业链集群,强化郑州都市圈在国内外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支持郑州汽车、电子等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在国际上发挥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协同作用,稳住国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带动上下游企业,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通畅。
二是拓展与境外城市间的产能合作。国际产能合作是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产业是经济之本,要搭建利用好国际产能合作平台,郑州都市圈与境外城市间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三是强化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城市合作。郑州都市圈企业应积极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契机,通过链条式转移、集群式发展、园区化经营等方式走出去,以海外投资、技术输出、互惠合作等形式与沿线国家主要城市开展供需对接和务实合作。按照制度集成创新要求,发挥航空港实验区、河南自贸区、跨境电商实验区等平台联动作用,做大做强“空中丝绸之路”,提升郑州航空枢纽能级,走好具有郑州特色的内陆城市开放新路子。深入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建设,全面深化与欧洲案例城市及地区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三、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
郑州都市圈应围绕投资贸易、金融流动、运输物流、人员停居留和就业、数据流动等方面的便利和自由进行先行先试,拓展其对外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让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河南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等内陆开放平台竞相绽放。
一是谋划设立郑州“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航空港实验区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枢纽开放优势突出,是郑州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龙头”,应借助“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创建,持续强化其对外开放平台的功能集成优势,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贸易多元化,加快口岸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形成口岸、保税、通关、多式联运、物流金融五大体系联动发展的格局。

二是加快构建开放型临空产业体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机遇,持续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量扩容,加快现代商贸会展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北斗导航、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数字经济、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临空经济集聚区。
三是持续提升航空都市综合承载能力。围绕“中流、北城、南工”的功能布局,持续优化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重点打造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两大核心板块,谋划建设国际科教创新区、双鹤湖商务核心区和国际化社区示范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国际化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综合承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航空大都市。
作者:王海杰∣郑州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顶端新闻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