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在这组数据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3.0%。
2022年我国GDP增长3%,这是在克服国内疫情施虐、外部脱钩断链等不利环境下取得的殊为不易的成就。
虽然纵向比,这个经济增速不及上年8.1%增速的一半,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低的年增长率。
但横向比,这个增速是可以接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全球增长率为3.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黄皮书: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2022年按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9%。
权威数据表明,在西方大国中,2022年低于中国经济增速的,有美、日、德、法、韩等国家。2022年,美、日、德、法、韩经济增速分别为2.1%、1.1%、1.8%、2.5%、2.6%。高于中国经济增速的,有英国、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分别为4%、6.4%、5.5%、3.9%。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东南亚地区经济表现优异,似乎已进入经济增长快车道。其中,马来西亚经济增长8.7%,越南增长8.02%,菲律宾增长7.6%,印度尼西亚增5.31%,新加坡增长3.6%。东南亚国家中,只有泰国旅游业未能复苏,经济增长只有2.6%,拖了后腿。
中国周边其他国家,2022年印度GDP增速达到8.7%,吉尔吉斯坦增长位7.0%,乌兹别克斯坦增长5.7%,蒙古国增长4.8%,哈萨克斯坦增长3.2%。俄罗斯是独一档的存在,GDP增长为-2.1%。
把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放在世界范围来分析和评价,或者说,放眼世界,以宽阔的国际视野认识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几点认识和感受。
第一,2022年中国3%的GDP增速,并不是中国经济内在潜力、活力和实力的真实表现。
2019-2022年期间,我国的GDP增长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最低点为2020年第一季度,为-6.8%,最高点为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18.3%。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2.3%,是世界上少数实现正增长的经济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2020-2021两年平均增长5.1%。
2022年中国3%的GDP增速,虽然在世界经济大国中居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应该更大。
2022年3月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为5.5%,这应该是经过测算的可以达到的正常增长速度。实际结果比预期低了将近一半,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针对房地产业等采取的值得商榷的“硬着陆”政策,形成了集成谬误,导致市场萧条、经济低迷外,2022年四季度国内普遍的封城封路等防疫措施,拖累了全年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认为,疫情防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不必较真,但疫情影响很大是毫无疑问的。
以郑州市为例。2022年经济增速为仅1%,严重失速。根据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2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6740亿元、增长2.5%,在全国生产总值20强城市中排名第14位,较2021年前移2个位次;三季度以来,全力以赴稳市场、稳预期、稳民生,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10~11月疫情持续时间长、冲击大,影响了三季度以来经济回暖向好的态势。”
另以河南某县为例。该县2022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二季度增长1.8%,上半年增长1.9%,三季度增长3.4%。四季度,“受疫情爆发等不可抗力的影响”,经济出现负增长。该县全年经济增速仅为0.1%。
大量事实证明,2022年中国经济不很理想的增长速度,与疫情防控关系甚大。在新的一年里,情况会有很大好转,中国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二,西方国家的“围堵”和周边国家强劲的增长态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现实压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的高科技封锁和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脱钩断链,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构成威胁,而周边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实施的赶超政策等,可能在招商引资方面得到好处,甚至可能导致原在我国生产运营的一些产业和企业外移外流。
譬如,柬埔寨悄无声息地成为阿迪达斯服装产品的最大供应国。阿迪达斯的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柬埔寨是阿迪达斯服装产品的最大供应国,占总产量的21%,中国退居次席占20%。但在2013年,中国是阿迪达斯最重要的供应国,占总产量的33%,其次才是印度尼西亚占11%。
再如越南。2022年越南GDP增长8.02%,为12年来最大增幅,亚洲第一。外媒评价,亚洲经济增速第一凭什么?就是“凭一股努力搞钱(发展经济)的执拗劲”。越南改革力度非常之大。越南通过修法,取消了户籍限制,将更多的居住自由权还给了民众,由此破除了藩篱,民众中的巨大活力被激发出来。据越南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前11个月,越南出口总额34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贸易总额67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据悉,越南已经与欧盟、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签了一系列协议,把关税降到了“超低价”,各大企业纷纷前来投奔。三星、苹果等大企业正在或者早已经把一部分制造能力押宝在了越南,如今全球一半的三星手机都从越南出货。富士康、裕同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美盈森、伯恩光学、领益智造都在越南建有工厂,越南已成富士康在全球产量第二大的地区。有专家指出,如果某些产业链在越南固化下来,估计要有很长的的周期才有可能再度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是值得竞争对手深思的问题。
再如印度尼西亚。印尼2022年GDP增长5.31%,创9年来最高增速,消费、出口和投资支撑了2022年印尼经济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运输和仓储业,同比增长19.87%;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6.28%;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11.97%。
还有马来西亚。2022年,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7.8%,为1994年以来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年份。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和贸易顺差均创下历史纪录。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把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让各项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
第三,我国要在中美竞争中获胜,需要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靠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增长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GDP的差距有所扩大。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的高速发展大幅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2021年中国GDP达到美国的77%。但按照IMF的报告,2022年美国GDP为25万亿美元,而我国为18.32万亿美元,我国GDP为美国的73%,和上年相比差距有所扩大。虽然短期的汇率变化不会影响长期的差距缩小,但这一情况还是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缓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各级干部要加强学习,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要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要重视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机关要改进领导方法,科学精准问责,为担当者担当。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本文作者:喻新安|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惠济区英才街6号 电话:0371-65502636 邮箱:zzgjzxcsyjy@zznu.edu.cn
邮编:450044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郑州师范学院